特应性皮炎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慢性皮肤疾病之一,在我国被称为皮肤科的“一号疾病”,也是非致命性皮肤病中疾病负担排名第一的疾病。特应性皮炎影响到全世界所有种族、儿童和成人,我国儿童的患病率为15%-30%,成人为2%-10%。
特应性皮炎临床表现为患者的面部、颈部、屈曲区和远端肢体等部位皮肤出现表皮脱落、剧烈瘙痒和苔藓样变症状,由于“不严重、不紧急、不致命”,所以很容易被忽视。特应性皮炎病程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给患者的生活和心理造成严重影响。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免疫途径和细胞因子激活,其中2型炎症反应占主导地位,另外它还和遗传易感性、表皮功能障碍、皮肤菌群失调等因素有关。
目前,治疗特应性皮炎使用最多的就是外用药,常见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糖皮质激素长期大面积使用可能导致患者皮肤和系统出现不良反应。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治疗手段,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由陈中建教授领衔成立科研团队,利用PROTAC和双靶点抑制剂新技术研发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新型外用药,精准靶向致病靶点,迅速发挥药效,目前即将开展临床试验。
为什么特应性皮炎是皮肤科“一号疾病”?
特应性皮炎会传染吗?
使用激素治疗特应性皮炎安全吗?
特应性皮炎如何预防?
欲知答案,
敬请关注中国网《中国名医》直播节目。
2024年8月8日(周四)15:00-16:00,中国网《中国名医》直播节目将邀请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副院长,主任药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中建作客直播间,和网友朋友们交流互动,回答关于特应性皮炎防治的相关问题。欢迎大家届时观看!
名医简介
陈中建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副院长,主任药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上海中药外用制剂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经皮给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皮肤病药物治疗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药物治疗学组组长,上海市科协第十届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网络药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用药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药理学会皮肤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药理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中国新药杂志》、ACS Sensors、Int J Nanomed、Int J Pharm等期刊审稿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标准审定专家等。
荣誉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委生物医药重点项目等10余项课题,带领团队致力于先进药物递送系统、皮肤疾病新药开发和新型光敏剂研究,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Cell Research、J Control Release、Int J Nanomed等杂志发表SCI论文5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超400分,申请发明专利20项,副主编著作3部,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先后组织或参与了8个医院制剂的有效性、安全性再评价工作及30余项Ⅰ-Ⅳ期药物临床试验工作,牵头与艾济生物合作开发一系列3D皮肤体外测试替代模型,用于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等药物的筛选研究,与会凌生物合作开发双花润肤皂上市销售,与修之泉生物科技合作开发功效性化妆品祛痘凝胶上市销售,依托上海中药外用制剂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共建单位莱博药妆合作开发柏菊精粹系列功效性化妆品,已完成产品小试和体外功效评价。
建立了离子液体经皮递送平台,为难溶性中药单体、化学药及生物药的透皮给药提供了优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条件,建立了中药精油体外功效评价平台,为相关企业的100余种中药精油新原料的功效开发提供技术服务,并完成了急救修复配方、屏障强韧配方、美白提亮配方、控油祛痘配方、防脱固发配方、抗皱防衰配方等系列配方精油的功效评价。
研究领域:针对肿瘤、炎症性皮肤病及皮肤感染的先进药物递送系统研究;新型光动力治疗药物的设计与评价研究;皮肤疾病领域的小分子创新药和创新剂型的开发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