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是第10个全国心力衰竭日,旨在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心力衰竭患者,提升全民对心力衰竭的认知与关注。
瓣膜性心脏病是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发病率达到了3.8%。人体心脏有四个瓣膜: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瓣膜会随着每一次心脏的跳动,完成一次开启和关闭,促使血液以正确的方向,适宜的流量、流速流向全身,如果瓣膜因为某些原因不能正常的开启或关闭,就会影响血液的正常流动,从而影响全身正常的供血,我们称之为心脏瓣膜病。一旦瓣膜发生病变,就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心脏性猝死等疾病,甚至引发生命危险。
年龄与瓣膜退行性变密切相关,是其发病最主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心脏瓣膜病变的风险从60岁左右开始升高,在75岁以上人群中每8位就有1位患有中重度瓣膜疾病,是老年人心力衰竭和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很多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并不适宜开胸手术。吴永健教授是我国最早开展不用开胸经导管进行主动脉瓣膜置换的专家之一,带领团队经过十年潜心研究,将此技术推向临床并不断优化,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的手术风险,为众多已失去外科手术机会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心脏瓣膜能否自我修复?
心脏瓣膜病有哪些预警信号?
心脏瓣膜发生故障是修还是换?
机械瓣和生物瓣如何选择?
欲知答案,
敬请关注中国网《中国名医》直播节目。
2024年11月26日(周二)15:00-16:00,中国网《中国名医》直播节目将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主任,冠心病二病区主任、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永健作客直播间,和网友朋友们交流互动,回答关于微创治疗瓣膜性心脏病的相关问题。欢迎大家届时观看!
名医简介:
吴永健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主任,冠心病二病区主任、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医师分会常委、结构性心脏病学组组长,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心脏病学会会员,欧洲心脏病学会会员,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年度科学会议主持。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国循环杂志、英国《HEART》等杂志编委等。
荣誉成果:长期致力于冠心病和结构性心脏病介入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冠脉介入治疗手术量每年超过1500例,成为全国心脏手术数量最多的医生之一,是我国最早开展不用开胸经导管进行主动脉瓣膜置换的专家之一,被称为心脏瓣膜病微创治疗的先行者。 承担国家十二五、十三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2项,承担横向课题10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2020年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老年瓣膜性心脏病标准评估体系及优化治疗路径研究,担任项目首席研究专家。 先后荣获2020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1名),2020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第4名),2021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第1名),2021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1名)等荣誉称号。
擅长领域:复杂心脏瓣膜病的微创介入治疗,各种疑难和复杂冠心病(左主干病变、CTO病变、分叉病变、急性心肌梗塞等),以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