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是最严重的骨创伤,致死致残率居所有骨折首位,手术治疗难度公认最高。通常针对复杂、移位大的骨盆骨折,治疗手段还是以损伤较大的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手术要求医生切开骨折部位,在布满血管神经的骨盆位置暴露出骨折位置,并通过徒手操作复位骨折,最后使用钢板固定好骨盆,这种传统的手术方式只能依靠医生的经验,而且对患者的外科损害大,容易发生大出血、重要神经损害、感染等众多并发症的发生,影响患者术后功能恢复。
过去,在骨盆骨折复位方面一直无法实现微创,作为外科大夫,除了技术要精湛,还要敢在刀尖犯险,除了修一身傲骨,还得炼就一颗仁心。为了拥有一款能够对复杂骨盆骨折做复位的机器人,实现精准稳定的手术,从2014年起,吴新宝院长开始朝着这块“硬骨头”进军,最终在2021年,世界上第一台针对复杂骨盆骨折微创化、智能化、自动化的骨折复位手术机器人系统在积水潭医院诞生,这是国际首台智能化骨折微创复位手术机器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现已在全国推广,慢慢地许多骨折手术在机器人的辅助下实现了微创,手术出血少,病人恢复的更快了,同时该项成果也填补了“骨科手术机器人全流程辅助闭合复位、微创固定”的国际空白。
治疗骨盆骨折的难点在哪里?
陈旧性骨折有哪些特点?
复位机器人手术是否更适合老年人?
老年人可以采用高强度的锻炼方式吗?
欲知答案,
敬请关注中国网《中国名医》直播节目。
2024年12月3日(周二)15:00-16:00,中国网《中国名医》直播节目将邀请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新宝作客直播间,和网友朋友们交流互动,回答关于手术机器人治疗骨盆骨折的相关问题。欢迎大家届时观看!
名医简介:
吴新宝 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创伤骨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创伤中国主席、AO国际理事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创伤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骨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副总编辑,《中国骨与关节杂志》常务编委,及《中华骨科杂志》、《临床骨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编委等。
荣誉成果:吴新宝教授从事骨科临床与研究30多年,对创伤骨科领域的常见病,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在创伤治疗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骨盆髋臼骨折领域,率先开展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填补了我国骨盆髋臼骨折治疗的空白。2009年吴新宝教授带领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髋臼骨折异位骨化预防治疗新策略,促使我国骨盆髋臼骨折诊疗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患者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组建中国脆性骨折行业学会,领衔制定我国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专家共识和指南,推动了我国老年髋部骨折规范化诊疗的发展,引领创伤骨科进入快速康复(ERAS)新时代,是我国创伤骨科规范化发展和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开拓者。
先后荣获北京市卫生系统“十百千”人才“百”层次人选、北京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专家、奥运会微笑大使、抗震救灾先进个人、首都十大健康卫士、北京市医管局优秀共产党员、中组部中国人口报月度好医生、第九届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21年北京学者、2023年北京市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擅长领域:对髋臼周围的组织结构、手术入路、骨骼特点等进行详细的解剖研究,擅长治疗四肢骨与关节的损伤,尤其是骨盆和髋臼损伤等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