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a modal window.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中的一种,也是冠心病中较为严重的类型,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可能造成心脏功能受损,甚至危及生命。中医认为,心肌梗死属于“真心痛”范畴,往往以气虚或气阴两虚为本,寒凝、痰浊、瘀血为标,蕴而化热酿毒,腐肌伤肉为具体的病例过程。心肌梗死患者胸闷、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多汗、脉微欲绝,属于中医学气虚、阳虚甚至阳脱的表现。
中西医结合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模式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的诊疗模式也成为越来越多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选择,陈可冀院士是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于20世纪70年代开展了益气活血方药抗心梗合剂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临床研究表明,抗心梗合剂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心肌梗死住院的并发症和病死率,是至今临床常用治疗心肌梗死的有效中药方剂。
史大卓教授在继承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学术经验和古代医家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继承创新了许多疾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和治疗方法,形成了自己治疗疾病的特点,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继承发展中医药,形成了系统的治疗方法体系,提高了临床疗效。
心梗的危险因素是什么?
心梗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心梗会导致心衰吗?
中西医如何治疗心肌梗死?
欲知答案,敬请关注中国网《中国名医》直播节目。
2025年3月12日(周三)15:00-16:00,中国网《中国名医》直播节目将邀请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原副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首届岐黄学者、首都名中医史大卓作客直播间,和网友朋友们交流互动,回答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心梗的相关问题。欢迎大家届时观看!
名医简介
史大卓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原副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国家中医心血管病重点专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心病学)带头人,首届岐黄学者、首都名中医。
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新药研究与临床评价分会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国际著名医学杂志Pharmacology in Frontier副主编等。
荣誉成果:全国第六届、七届中医师承老师,全国第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第十三届、十四届委员会委员,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和相关内科疾病诊疗工作40余年,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诊疗冠心病、心衰、高血压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病和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性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临床特色,获得普遍赞誉。
1990年以来,相继主持承担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攻关和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国家973重大基础规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新药基金等国家级课题18项,研究领域涉及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灌注、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心室重构和血瘀证等,皆获得显著进展。
主编《中医内科辨病治疗学》、《内科常见难治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史大卓临床遣方用药十讲》、《中医心血管病临床手册》、《史大卓医论医话》等25本临床专著,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20余篇,SCI收录120余篇,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6名)、二等奖1项(2名),以1或2名或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6项,主持研发国家5类新药2项,国家6类新药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3项,美国专利1项,培养博士后15人,博士和硕士90余人,师承中医师10余人。相继获得全国中青年科技之星、全国中西医结合先进工作者、国家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九三先进工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优秀导师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诊治心血管病常见病和疑难病,包括介入后冠心病、慢性心衰、心肌梗死、高血压病等,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