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全面行动全力投入全民参与终结结核”。旨在社会各界凝聚共识,以科学防治和全民参与推动结核病终结的进程。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有1060万新发结核病患者,发病率为133/10万,全球结核病总耐药率高达20%,耐多药率高达5%。结核病尤其是耐药结核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然而目前抗结核药物已经使用了50多年,85%的初治敏感肺结核患者通过6个月的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可以成功治愈,但由于耐药结核病患者对多数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总体治疗成功率不足60%。由此,抗痨新药的研发就更为重要和迫切。
随着中国结核病药物研发能力的提高,由北京胸科医院牵头,国内众多医院参与的抗结核新药已有3种正在开展探索性和确证性临床试验,同时2种国际抗结核药物已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并纳入慢性病管理体系,另有1种也已完成早期临床试验。目前,我国抗结核药物呈现国际新药进入医保、老药增加新的适应症、国内新药临床试验蓬勃发展的新格局,未来可以为结核病患者特别是耐药结核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和解决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负担,为中国乃至世界结核病防治工作贡献力量。
耐药结核病是如何产生的?
耐药结核病如何进行筛查?
如何防止结核病转变成耐药结核?
耐药结核病患者出现肝损伤该怎么办?
欲知答案,
敬请关注中国网《中国名医》直播节目。
2025年3月24日(周一)15:00-16:00,中国网《中国名医》直播节目将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结核一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初乃惠作客直播间,和网友朋友们交流互动,回答关于耐药结核病治疗的相关问题。欢迎大家届时观看!
名医简介:
初乃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结核一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主任,中国防痨协会临床试验分会主任委员、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结核病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防痨协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药物临床学组副组长,首都医科大学传染病学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核病防治分会第二届常委,中国防痨杂志副主编,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中国临床医生编委等。
荣誉成果:作为中国区PI主持40年来第一个一类新药“贝达喹啉治疗耐药结核病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该药于2016年在中国上市。目前承担3个1.1类新药舒达吡啶、吡法齐明和JDB—0131注册临床试验。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十三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抗结核药物新药临床评价技术平台建设”课题,建立了我国结核专业GCP-TB平台,发表论文一百余篇,SCI五十余篇,主编专著7部。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华夏医学三等奖等。
擅长领域: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耐药结核病诊断与治疗,非结核分支杆菌诊断与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