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过去也被称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这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肝脏隐形杀手,会造成肝脏不可逆的损伤。
由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存在肝脏病理改变,因而影响肝脏的营养物质代谢,饮食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其肝功能的恢复和全身的营养状况,因此合理的膳食相当重要。一般情况下,应以能量适中的蛋白质、丰富的维生素、低脂肪为主,易消化、种类多样、营养均衡、口味适合为原则,每天饮食量保持恒定。
肠道是人体最庞大、最重要的微生态系统,人体70%的免疫细胞分布在肠道,80%的消化和吸收在肠道内完成,90%的毒素排出都要依靠肠道,并且几乎所有的营养都靠肠道吸收。肠道菌群平衡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影响着消化、吸收、免疫、情绪以及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目前我国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疾病流行率已达全球最高,疾病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及自主创新工作的成果,对我国慢性肝病整体防治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危害是什么?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有哪些临床症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与干燥综合征如何区分?
饮食干预如何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欲知答案,
敬请关注中国网《中国名医》直播节目。
2025年4月29日(周二)15:00-16:00,中国网《中国名医》直播节目将邀请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尤欣作客直播间,和网友朋友们交流互动,回答食疗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相关问题。欢迎大家届时观看!
名医简介
尤欣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营养学会发育障碍和营养治疗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肠道微生态和幽门螺杆菌分会常委等。
荣誉成果:从事风湿免疫病临床工作20余年,先后在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圣迭戈分院(UCSD)和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风湿免疫科工作。作为第一负责人,曾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金课题,研究凋亡、信号转导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在巨细胞病毒等感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国际风湿权威杂志和神经科学杂志发表多篇SCI文章。
近10年来,积极致力于研究肠道菌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微生态和免疫重建的新策略,特别是对自闭症肠脑轴的研究,颠覆了很多传统认知,已建立1200多名自闭症患者队列。包括临床信息、生物样本和菌群-代谢-免疫数据库,构建了基于尿代谢指标诊断自闭症的AI模型,填补了自闭症诊断缺乏实验室定量指标的空白。率先应用菌群移植治疗自闭症,带动了国内免疫科、消化科、儿科和神经科等多科协作。在美国纪录片《Invisible extinction》中大篇幅报道了尤欣教授应用菌群移植治疗自闭症的成功经验。
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人体微生物组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粪菌移植治疗自闭症的供者-受者匹配研究”等4项课题资助。在《过敏》等权威杂志发表SCI通讯作者文章十余篇。因在自闭症领域的突出贡献,多次被央视中央级媒体报道。
擅长领域: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系统性血管炎和皮肌炎等各种风湿免疫病,对非IgE介导的过敏,以及自闭症、多动症、抑郁症等难治性发育障碍和情绪障碍等疾病的临床经验丰富。